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作者|吴明灿,编辑|桑明强
相比国内,近一年的老牌硅谷玩家日子过得也不太顺遂。前有扎克伯格押注元宇宙在Meta内部进行大裁员,后有马斯克入主Twitter后开始清退运动,就连一度被外界认为最稳定的亚马逊,也于近日被爆出裁员消息:Insider报道称,被裁员的员工收到了神秘的邀请,要求他们和领导举行强制性会议。
(资料图)
种种迹象,似乎在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。当然,这是有一些征兆的,从今年上半年亚马逊给资本市场交出的成绩单中可以一窥端倪:
反映到市场估值上,Redburn的一位分析师Alexander Haissl甚至预测AWS业务未来市值有望达到3万亿美元,但现实情况是,眼下亚马逊整体市值还在1万亿美元左右徘徊。
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值得大家讨论的变化。
01 亚马逊的重心早就不是电商了
当时所有人都没能料到:AWS这项不起眼的新业务会成为亚马逊的新发动机。
具体来看,在2013-2015年这段时间里,AWS净销售增长分别为69%、49%、70%,是当时零售业务增速的2倍多。后来,AWS较为可观的营业利润被搬到了台前,以至于在2015年的时候,贝佐斯在致股东信中这样谈到,“成长了10年的AWS业务体量,已经比亚马逊公司10岁的时候还要大了。”
如果你不能看出其中的端倪,还有一项更为直接的数据。2015年第三季度AWS的运营利润为5.21亿美元,而当时亚马逊在北美的电商业务运营利润为5.28亿美元,国际电商业务亏损为5600万美元。这样合计算下来,仅AWS一项业务的营业收入就超过了亚马逊电商带来的利润。
也就是说,过去亚马逊靠大牛拉小车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,这和现在国内互联网巨头谋求第二增长曲线有点类似,不同的是,前者在体系构建上已经接近靴子落地。
对比老对手沃尔玛,亚马逊的变化要显得剧烈得多,前者近10年核心业务主要分为北美零售、国际零售以及山姆会员3类,但现在零售业务依然占据沃尔玛的营收大头,达到90%,剩下的10%是会员订阅产生的高毛利收入。
02 电商业务持续亏损的背后原因
和人们常识相违悖的是,零售电商的利润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高,在平台规模没有起来前,几乎可以用极低来形容,加上贝佐斯一贯秉承的顾客至上理念,零售的利润空间都快被压缩到了底线,亚马逊的首要任务也是降成本谋求更多的客户。
一般来说,电商的成本一般由平台固定成本、运营成本、货品成本和人员成本4项组成,货品和人员成本可以靠规模效应打下来,但平台和运营的成本改善,就要靠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底层技术的更新来解决。
关于降低成本这件事,亚马逊一直有一套自己的玩法。
贝佐斯在1997年的致股东信中就曾提到,亚马逊会将收入不断地投资到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建设中,以应对不断扩大的市场和服务要求。比如先后建立的FBA和Linux都是这套商业模式下的产物,前者降低了亚马逊物流配送的成本、缩短了配送时间,后者是云服务业务的开端。后来,国内的苏宁和京东也有借鉴这套逻辑——京东投资了自己的物流,苏宁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。
那么我们关心的问题来了,亚马逊的开销都去哪里了?
事实也的确如此,如果你熟悉亚马逊的话,会发现它一直在价格、产品选择、物流方面发力。贝佐斯在致股东信中解释过这么做的原因,“我们希望我们的所有决定都是服务于客户的长期消费。正是基于对这些长期功效的认识,使我们有信心并将不断加大客户体验方面的长期投入。”
讲得通俗点,就是打造所谓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。
AWS 掌舵者安迪·杰西曾这样评价AWS:
“人们并没有想到它会来自亚马逊。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,它最可能来自那些老牌的科技公司。” 说到底,早期AWS是为了服务零售业务而存在的,直到2012年,它的业务属性发生了真正质的转变,AWS拿下了CIA的云计算订单,打败了竞争对手IBM,成为美国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的合作伙伴。
用安迪·杰西的话来说,就是“有人认为零售和AWS完全是不相关的业务,但是我们做了,我们没有纠结于眼前利润,所以我们获得了新的客户,获得了新的收入。”
可以说,亚马逊的每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都着眼于顾客的核心需求。但大逻辑并没有改变,就是以电商作为中心,上下拓宽业务边界,比如投资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底层技术创新,只不过后来事情的轨迹发生了偏离:创新业务逐渐脱离于电商成为新的支柱。
03 关于电商时代谢幕的几点思考
一些观点也在验证着我们的猜想:有分析师预测,尽管电商业务不会消失,但也逐渐失去了盈利的能力,再加上电商毛利很低,仅依靠零售电商会导致利润不断被压缩,而且,现在AWS业务收益占亚马逊整个公司较大比重,其它新业务也处于培育期。
反观电商业务模块,利润增幅逐年下降似乎已经定式,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增速水平,也就是说,现在的亚马逊已经摸到了电商的天花板。
把技术创新和用户需求摆在第一位,以电商为中心往外拓展公司业务,用2B的增长飞轮带动2C的业务飞轮,业务拓展越多,服务成本也会降低,到那时,电商的GMV等数据指标将变得不再重要,原因很简单:新的业务引擎已经成形,换挡则是必然。
在这点上,亚马逊的战略部署其实给我们都上了一课。
关键词: 被误解的亚马逊它正在走向另外一条道路